最新消息News Center
台灣組軟性OLED國家隊 盼拉動千億投資
2016/08/23
經濟部與業界廠商組成國家代表隊,期盼推動軟性OLED發展。李建樑攝
為推動台灣軟性顯示產業邁向國際市場,經濟部結合顯示器上、中、下游廠商組合國家隊,宣示支持軟性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(Flexible AMOLED;Flexible PMOLED)產業,同時也企盼拉動新台幣上千億元的投資。
經濟部希望結合廠商共同打造材料、設備、面板模組、系統品牌在台一條龍產業發展,同時也希望推動台灣成為全球軟性AMOLED核心產業聚落。16日出席該場記者會的除了經濟部長李世光之外,還包括友達、群創、華映、錸寶、昱鐳、和鑫、英特盛、台灣顯示器、新應材、帆宣、日商LINTEC、ULVAC、宏達電、華碩等面板上、中、下游業者。
經濟部長李世光指出,面板為ICT產業的重要戰略零組件,統計資料顯示,2015年面板業產值超過9,500億元,世界排名第二,台灣應藉由ICT的穩固發展基礎,持續掌握產業關鍵零組件、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,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,同時也該進一步升級至軟性產業,達成進入國際性的里程碑。
李世光表示,台灣在不太大的土地下,整合人力、腦力與努力,讓面板已發展成為國際性產業,目前台灣顯示器產業總就業人口超過10萬人,是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。不過,產業浪潮是持續往前進的,推動台灣顯示產業繼續進步,將是未來很重要的方向。李世光認為,科技新世代來臨,需要有全新的思維,目前幾乎所有的科技產品都需要顯示器在背後當基礎,另外,也需要配合發想的應用情境,吸引消費者,這種應用情境、基礎產業再加上商業模式的組合,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是台灣亟需思考的問題與方向。
工研院副院長劉軍廷指出,目前全球產業發展有兩大方向,一是數據經濟,一是共享經濟。群體講究個人化裝置,凸顯顯示器扮演的重要角色,而驅動這兩大產業發展的共同要素,將會是軟性顯示器。
工研院影像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指出,由TFT LCD所帶動的產業成長,近幾年來已呈現飽和,如何觸動未來的成長?有賴於發展新的技術,來支持新的創新應用與新市場。
可撓式OLED可開發許多新應用,像是智慧裝置、AR/VR與智慧手錶等,未來的顯示器將會以塑膠取代玻璃基板,以更輕、更薄、更安全、更多樣性的可能來開拓更多的市場。
程章林說,政府自2008年科專投入發展可撓式AMOLED後,目前產學研合作建置Foldable AMOLED面板所需的產業鏈,已掌握近80%的關鍵材料及60%的設備,未來將持續朝100%自主化目標邁進...
載自資訊及完整內容請上:【DIGITIMES】